P.s.:文章中可能会涉及部分剧透,但占少量,若追求剧情完整还请观后阅读,文中多为主观评论,但只是抛砖引玉,若有偏差或错误望指明。
《孤独摇滚!》见证了2022年秋季日本动漫的绽放,它是关于一位社恐高中生梦想组建乐队但因其性格原因而重重受阻的故事。但《孤独摇滚!》为何被当今全国乃至全球动漫爱好者所赞许,《孤独摇滚!》只是“孤独”摇滚吗?
PART 1 关于《孤独摇滚!》
《孤独摇滚!》是2022年秋季播出的一部番剧,一经播出一度成为动漫区的黑马,番中讲述了一位名为后藤一里的极度社恐与其余三人组建乐队的故事,后藤在上学时交友甚少,甚至唯一共同吃饭的伙伴都是老师,但因为一次契机让她心生梦想——组建乐队。听似简单的梦想在社恐后藤看来却难比登天,在多次尝试无果后,心灰意冷的后藤偶遇了伊地知虹夏并受邀加入乐队,最终在与其她队员的共同努力与陪伴下,乐队蒸蒸日上。
PART 2 后藤一里
后藤一里抑或是波奇酱的塑造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孤独摇滚!》倾尽了大量心血于后藤一里的角色立体化,由于在孩童时期少有与他人交流,自身性格逐渐孤僻,这也与追寻的梦想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后藤尝试无数方法却都不见行之有效。这一切在高一初年偶遇虹夏后逐渐改变。
后藤一里并非只是个人,更是一个群体。“我觉得波奇酱跟我好像。”在网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类似的言论。番剧中,作为社恐的后藤以极为抽象而深刻的行为,例如作画的崩溃、扭曲的形体等,向观众展现了真实而丰富的社恐内心。当今动漫界常常存在“舍弃剧情,塑造角色”或是“舍弃角色,推进剧情”的问题,看似简单的矛盾但在真正解决起来时才觉困苦,并不是说这类番剧不优秀,只是少能真正触动人心。
个人认为,《孤独摇滚!》对于该方面的把控可以说是极其优秀的。同样以后藤一里为例,番剧的第一集开头便向观众灌输“后藤一里是社恐”的观念,这一设定并未逐渐消匿反而在随后的动画中不断出现并强调,作画组以夸张的颜艺展现了后藤一里更是社恐的内心,正因其内心的展现足够真切,即使“社恐”这一选材较为小众,但亦可打动现实中的一部分人群。
PART 3 动画制作与IP打造
《孤独摇滚!》的制作在个人看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动画中采用多种不同的画幅、多样的画风以及跨次元的演出,并结合“摇滚”的命题,原创的14首歌曲让观众莫名有种置身于演唱会现场的感受,而且它吸取其它番剧的梗文化,融合于自身并添加搞笑元素,幽默而不失风趣。由此观之,《孤独摇滚!》之所以成功,其原因我想很大部分在于制作组的良苦用心。
在《孤独摇滚!》动画播出结束后,制作组也开放了名为Bocchi The Radio的衍生广播剧,以后藤一里的配音青山吉能为播音主持,并在每期邀请动画制作中的各个成员,深化了孤独摇滚的IP塑造。
《孤独摇滚!》第一季已然结束但“孤独”的摇滚并未结束。除网络广播以外,线下演唱会例如“恒星”也时常在日本举办,番剧相关周边产品几经售空,在波奇的个人社交账号中仍然时常更新乐队成员日常甚至是全新歌曲。
“仿佛她们真实存在一样。”孤独摇滚在我个人看来,不论是作画、角色塑造抑或是IP打造上可谓是迄今个人所见过的模范。社恐后藤一里、酷帅山田凉、社牛喜多郁代以及被众人称为“下北泽大天使”的伊地知虹夏早已烙入人们的内心;CGDCT(Cute Girl Do Cute Thing)的风格,粉蓝红黄的标志性色彩,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偶遇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青春、舞台、摇滚的字符。
当一部番剧能够博得人们的热爱,甚至是成为前进之动力之时,难道还不能算是成功吗?
PART 4 Bilibili World2023&BOCCHI THE ROCK!
前几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展的bilibili world2023,因受暴雨侵袭而被调侃为bilibili water冲上热搜。而《孤独摇滚!》为何会与bilibili world这一漫展扯上关系呢?
漫展在百度上的解释为:漫展亦称动漫展览,是各界漫迷交友的地方。以个人角度而言,在漫展的过程中,耳畔时常徘徊的动漫歌曲,无止境的同人发电,各界同好的交流难免不让人沉迷于此。
本人在漫展中扮演的正是后藤一里。可能有人会评价道:“男扮女装难道不是一种羞耻吗?”的确,如今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早已弥漫,人们往往会忘却“我到底在追寻什么”,舆论的导向早已让我们忘记了疯狂,价值的观念让我们丢弃了个性。
“漫展是让我真正看到着装自由的地方。”奇异的造型,疯癫的行为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癫狂,山田凉曾在《孤独摇滚!》中对自己离开之前乐队的原因有过解释:“一旦舍弃了个性,就跟死了没区别。”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在此先按下不表。漫展中的我们不必在意他人的观点,亦不必关注舆论的走向,我们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做出自己意向的行为,追寻自己心中真正的热爱,追寻最纯粹的个性。
PART 5 我们都是孤独摇滚
《孤独摇滚!》是自我入坑二次元后第一部让我在看完后产生空虚感的番剧。可爱的人物风格,高新的制作技巧都让我在几个月后的今日怀念,而它真正想传达的主旨更是让我触动。
“一旦舍弃了个性,就跟死了没区别。”前文早已提及,在此我想对这句话根据自身经历探讨一下,但也只是抛砖引玉。“个性”指的是人们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并且区别于他人,也许过分地追寻个性可能会像山田凉一样吃不起饭,但一味地随波逐流只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打于戈壁之上。
当今世界的各类评价影响了人们对于自身个性的判断。家人的反对,网络的抨击,社会的排斥,让人们放下了手中的个性。为何前文要提及与《孤独摇滚!》毫不相干的漫展?因为漫展在我看来正是人们放下“共性“反而攥紧“个性”的地方,舍弃共性,选择个性的行为何尝又不是一种“摇滚”呢?
我们都是孤独摇滚,只是在各自的领域“摇滚”而已。番剧中的后藤一里虽然不善社交,但依然努力为乐队做贡献;山田凉虽然欠钱不还,看似烂人,但在交际与作曲上也有自己的风格;伊地知虹夏为了自己的梦想,聚集起四人创建纽带乐队;喜多郁代乐于交际,即使被琴弦划伤依旧坚持练习。这些何尝又不是在自己的领域“摇滚”呢?只是更加抽象罢了。
生活是一场“摇滚”,人生是一场“摇滚”。漫漫长路中我们往往孤身一人,捕捉自我的信仰,发扬心中的癫狂。我们都是孤独,但我们也从未是“孤独”,因为我们总会在聚光灯下独奏自我的诗篇。
作者想说的话: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这么长的文章竟然都看完了!关于《孤独摇滚!》的评析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有打算了,但迟迟未下笔。而今乘bw2023结束之际,在感受了二次元的热爱后,执笔在书桌前伏案几小时,终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对于《孤独摇滚!》这部作品,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上也只是个人的观点,如果有冲突或是引申的可以在评论区指出!也是非常感谢了!
本人也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主要是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改变太大,让我久久不得遗忘。在此我也强烈推荐各位观看原作,番剧中搞笑的日常也可谓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了!也希望各位可以点个赞什么之类的…总之也请多多指教了!